高估值還是大模型,麻煩纏身的阿里云,只能二選一
停止分拆,不一定是壞事。
一夜之間,阿里又變了天。
11月16日晚間,阿里巴巴集團發布了截至9月30日的季度財報。
財報顯示,今年7-9月,阿里整體收入同比增長9%,其主要業務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然而在財報發布后的分析師電話會上,上任兩個月的阿里集團CEO吳泳銘拋出多個重磅決定,引來市場熱議。
其中最讓人費解的一點,莫過于被市場寄予最大關注和期望的阿里云,宣布暫停分拆。
此時,距離阿里“1+6+N”分拆計劃僅僅過去半年。這場涉及重組的大轉向,為何突然剎車?
估值容易,賺錢難
作為中國互聯網行業當之無愧的巨頭,阿里旗下各類業務種類繁多,但在多元化業務下,底層邏輯依然圍繞著“電商”這個屬性進行布局。
那么當阿里觸及到增長天花板時,電商之外的多業務就需要交給資本市場,而不是一味由集團輸血。
這就是年初阿里進行“1+6+N”分拆計劃的目的之一。
在此之前,熱衷“求變”的阿里在多次分拆業務后,陸續培養出支付寶、天貓、螞蟻等多個體量龐大的巨無霸項目,為后續的商業帝國打下了牢固基礎。
既然如此,阿里云智能業務作為經營多年的老牌業務,在逐漸成為電商之外又一個穩定的“收入引擎”后,自然有成為下一個巨無霸的潛能。
當然,因為涉及到組織變革,這次的分拆計劃的其實多少有點“被動”因素,阿里云真的有能力獨立嗎?
在中國乃至全球市場上,其實還沒有大規模的公有云業務單獨分拆上市的先例。
2月初,中信證券在考慮增速和盈利能力后,參考亞馬遜AWS等全球巨頭的估值,給阿里云業報出了約2000億人民幣的估值。
然而這個數字低過了部分投資人的預期,他們以8-10倍市銷率進行估值,最終按照去年772億的營收,將阿里云的最終估值拉到8000億元。
但財報數據證明,阿里云的賺錢能力完全撐不起如此高的估值。
在2021年之前,阿里云收入始終保持在50%以上的速度逐年增長。而從2021年一季度開始,阿里云的收入增速開始持續下降,到今年年初更是跌到負數。
圖源 | 電子發燒友網
雖然在上一財季再次反彈實現正增長4%,僅僅過去一季度又跌到2%。
相比之下,亞馬遜AWS、微軟Azure、以及谷歌云依然保持兩位數的增速,身后又有華為云、天翼云、移動云等國產云廠商的追趕,阿里云的優勢已經越來越小。
另一件大事是在今年9月,準備全身心投入阿里云的張勇,突然選擇退休。
在張勇接手阿里集團后,阿里云逐漸與釘釘割席,更加注重B端,并且陸續推出AI大模型“通義千問”、生成式AI文生圖模型“通義萬相”等產品。
憑借AI熱潮,大模型似乎是阿里云下一步增長點。
大模型時代,阿里云急需求穩
在全面投入大模型之前,阿里云的麻煩,其實遠比想象要多。
今年雙十一,各大電商平臺靜悄悄。然而,阿里云經歷了一次“史詩級”的崩盤,包括淘寶、支付寶、餓了么、閑魚、釘釘在內的應用均出現故障,此事迅速登上熱搜。
據公告,當天阿里云監控發現云產品控制臺訪問及API調用出現異常,阿里云工程師緊急介入排查,崩盤發生三個多小時后,所有產品就恢復了正常。
此次重大事故,引發了外界對于阿里云穩定性的質疑。且不說企業用戶,即便是個人用戶,也難以忍受數小時的服務中斷。
這也從側面說明,阿里云在技術層面還是被疏忽的漏洞,這一次的事故無疑為整個集團敲響了警鐘。
在剛剛過去的2023云棲大會上,阿里云多次強調了AI大模型的重要性。不僅要為創業公司提供AI基礎設施,并且自己也要下場做大模型,為客戶做好“打樣”。
目前,阿里云依然是中國大模型公司的首選。
據阿里云CTO周靖人介紹,包括百川智能、智譜AI、零一萬物、昆侖萬維等一眾耳熟能詳的頭部企業及機構均在阿里云上訓練大模型。
但在其他云廠商的追趕下,阿里云并非唯一選擇,一旦不確定性因素,勢必會面臨云計算行業的大洗牌。
在財報會上,吳泳銘也透露出這個重要隱患:“美國近期擴大對先進計算芯片出口的限制,給云智能集團的前景帶來不確定性。”
雖然以阿里集團的財力,并不缺少AI芯片儲備,同時自身又具備研發AI芯片的實力,不過提前為投資人打上一針“預防針”,也好為后續長期的燒錢以及可能出現的算力不足做好準備。
眾所周知,云業務的支出大頭本身帶有帶寬成本以及機架成本。國內云廠商每年需要繳納巨額的帶寬使用費。而海外云廠商卻可以自建網絡,這也是國內廠商長期虧損的原因之一。
如今再加上AI算力的投入后,更是一筆龐大的開銷。
若是阿里云真的選擇了獨立運營,以目前麻煩纏身的現狀,以及過于離譜的高估值,勢必會留下新的“爆點”隱患。
因此將阿里云留在集團的資源下,算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結語
拿阿里云與亞馬遜微軟谷歌三巨頭進行比較,本身就是一種錯誤。在缺少算力的前提,過高的估值反倒給阿里云帶來了壓力。
我們或許看到微軟Azure靠著AI大模型大賺一筆,卻忽視了微軟背后強大的關鍵基礎設施儲備。
相比之下,國產云廠商都或多或少受到算力的影響。
長期方向來說,AI大模型肯定沒有錯,但短期來說,國內的云廠商需要增長,業務實力以及資源,每一項都缺一不可。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