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ChatGPT,《自然》年度十大人物還有哪些看點?
“非人類”ChatGPT上榜
《Nature》(下稱《自然》)雜志在14日公布了2023年度十大人物榜單(Nature's 10),作為科學界普遍關注的、國際性、跨學科的周刊類科學雜志,甚至要比評獎相對滯后的諾貝爾獎更能反應每年的重大科學事件。
今年的十大人物主要圍繞生態環境、人工智能、生物化學、物理學展開。
有些特殊的是,今年在十大科學人物之外,還有一位“非人類”上榜——ChatGPT,當然,它并沒有占用十人的名額。
人工智能:改變科學的發展進程
關于ChatGPT的入選,Nature特寫部主編理Richard Monastersky表示:“ChatGPT占領了今年的各種新聞頭條,科學界乃至整個社會都切身體會到其影響,雖然這個工具并不算人物,也不完全滿足 Nature 十大人物的評選條件,但我們將其破例納入榜單,以承認生成式人工智能給科學發展和進步帶來的巨大改變。”
從2022年11月正式公開以來,ChatGPT就一躍成為了科技圈最熱門的話題,此前從未想象過一個智能工具,能夠發展到一定程度上取代部分人類工作的程度。
(圖源:OpenAI)
《自然》肯定了ChatGPT的強大能力,同時也認為“這項技術很危險”,作為一個事實上的“黑盒”,在未知代碼和訓練素材的結合下,人們無法知道大語言模型究竟發展到了什么程度。
作為創建ChatGPT的核心人物,OpenAI首席科學家伊爾亞·蘇茨克維Ilya Sutskever也在此次的“十人”榜單當中。
在今年11月發生的OpenAI“宮斗大劇”當中,Ilya作為可能的主導人,解雇了CEO薩姆·奧爾特曼Sam Altman,其主要矛盾點就在于擔憂“AI安全性”。
(圖源:OpenAI)
在此前的幾個月里,Ilya就曾頻繁表露過對AI安全的擔憂。7月時,OpenAI組建了一個新的團隊——“超對齊”。Ilya作為該團隊的領導,計劃未來4年投入OpenAI 20%的算力,用AI監督AI,實現“AI對齊”,就是要求AI系統的目標要和人類的價值觀與利益相對齊。
《自然》認為生成式人工智能革命已經開始,而且沒有回頭路。
“騙局”和“偵探”
不知道各位是否還記得,今年7月底鬧得沸沸揚揚的“室溫超導”事件?
當時,韓國的一個科學家團隊發表了兩篇論文,聲稱他們已經發現了全球首個室溫常壓超導材料,名為“改性鉛磷灰石晶體結構(LK-99)”。
雖然LK-99最后被證實并非超導,但由于室溫超導的實現意義實在太大,當時確實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不過似乎很少有人注意到,類似的“騙局”總要有一個揭秘者。
詹姆斯·哈姆林(James Hamlin)就是這樣一個“偵探”。
(圖源:《Nature》)
早在今年3月,美國紐約羅切斯特大學的物理學家蘭加·迪亞斯(Ranga Dias)及其團隊就宣稱,他們在1GPa(約等于1萬個大氣壓)的壓強下,在镥-氮-氫體系中材料中實現了室溫(約21℃)超導,他們將結果論文發在了《自然》期刊上,但在11月就被撤回了。
這是Dias在一年多時間里被第三次撤回論文了,完成最多調查工作的就是Hamlin。
他先是發現Dias團隊2020年的論文中有與自己2009年的論文測量結果相似之處;后來又發現,Dias在《物理評論快報》上的一篇論文重復使用了他的論文數據;而在今年這次事件中,沒等Hamlin出手,南京大學的團隊就推翻了Dias的研究結果。
“十人”榜單上的另一位物理學家安妮·克里奇(Annie Kritcher)則是核聚變點火相關的。
新型“減肥藥”GLP-1上榜
“十人”榜單中,生物化學方向占了四席,除了瘧疾斗士、膀胱癌治療、單性生殖之外,今年很值得關注的,應該是領導了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早期研究的生物化學家斯韋特蘭娜·莫伊索夫(Svetlana Mojsov)
(圖源:《Nature》)
很多讀者也許不知道GLP-1是什么,但如果說“一針瘦”“網紅減肥針”這樣的描述,應該就有不少人聽過了。
作為近一年時間里燃起的“新星”,司美格魯肽等GLP-1類藥物幾乎席卷了全球的社交媒體,就連馬斯克等名人也在使用并且成功減重。
司美格魯肽主要作用于胰島,原本是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的藥物,但因為能夠作用在下丘腦以抑制食欲,因此被研發出減肥相關的應用方向。
雖然科學研究表明其確實能起到減肥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這類藥物并不適合所有人,請務必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自然》雜志的故事中沒有提及這類藥物的作用,主要是肯定了Mojsov在發現GLP-1的研究中的突出貢獻。現年已經70歲的Mojsov在此前并沒有得到人們的認可,也沒有分享到相關研究成果的科學獎項。
寫在最后
完整的榜單奉上: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月船 3 號”項目副主管卡爾帕納?卡拉哈斯蒂(Kalpana?Kalahasti);
美國國家點火裝置首席設計師安妮?克利切(Annie?Kritcher);
日本大阪大學的發育生物學家林克彥(Katsuhiko Hayashi);
OpenAI 首席科學家伊爾亞?蘇茨克維(Ilya?Sutskever);
巴西環境部長瑪麗娜?席爾瓦(Marina?Silva);
聯合國首位全球首席高溫官埃萊尼?米爾維利(Eleni?Myrivili);
寄生蟲學專家哈利杜?廷托(Halidou?Tinto);
倫敦圣巴多羅買醫院癌癥研究員托馬斯?波爾斯(Thomas?Powles);
生物化學家斯韋特蘭娜?莫伊索夫(Svetlana?Mojsov);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物理學家詹姆斯?哈姆林(James?Hamlin)。
對他們的故事感興趣的觀眾可以訪問《自然》官方網站
本文作者:Visssom,觀點僅代表個人,題圖源《Nature》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