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開芯片發布會,為何ARM急了?
三年前的恩怨,仍在繼續。 當地時間10月23日,據彭博社報道,ARM突然提前60天通知高通取消架構許可協議。 雙方...
三年前的恩怨,仍在繼續。
當地時間10月23日,據彭博社報道,ARM突然提前60天通知高通取消架構許可協議。
雙方原定于今年12月在美國特拉華州聯邦法院解決一場長達兩年之久的法律糾紛。
如果 ARM在訴訟中獲勝,那么將被要求徹底禁售所有搭載高通芯片的Windows筆記本,包括微軟在內的大約20個合作伙伴的相關產品都會受此禁令影響。
就在消息前一天,高通剛剛發布了新一代年度旗艦手機SoC驍龍8 Elite和用在AI PC里的第二代高通Oryon CPU。由此可見,這則消息就是針對高通新品來著。
我們都知道,高通一直以來都是ARM的大客戶,而ARM自己也希望建立起Arm PC生態圈,以此與x86陣營抗衡。
那么為何ARM選擇這種傷人傷己的做法?說到底還是因為“AI”。
被搶走的賺錢生意
時間回到2021年3月,高通正式宣布完成了對芯片設計初創公司NUVIA的收購,收購價格為14億美元(約合90億元)。
此外,高通還放出了使用NUVIA IP研發的新SoC路線圖,全新的PC端驍龍平臺將在2022年下半年出樣,主要面向高性能筆記本市場。
在此之前,NUVIA還是一個成立僅兩年的“默默無聞”的初創公司,用90億元的價格收購聽上去很瘋狂。
但他們背后站在三位前蘋果大神,Gerard Williams III、John Bruno和Manu Gulati,都是芯片行業的資深人士。
其中Williams在過去十多年里一直擔任蘋果的首席架構師,參與領導了從蘋果A7(Cyclone核心)到A12X(Vortex核心)的設計,并且監督了公司移動設備中SoC各個部分的布局。
用蘋果芯片設計師打敗蘋果M1芯片,高通進軍PC市場的野心可見一斑。
但問題就出在這家NUVIA身上。
NUVIA的IP設計已經得到了ARM的授權,而高通之前設計的芯片同樣也需要ARM的授權。
雖然ARM的說法是一次性授權費,但實際上收費還是有時間限制,一般按年收取,也就類似于“收租”。同時,ARM對于不同客戶的“收租”方式也不一樣,有的是類似高通這種全授權客戶,有的則是靈活授權。
這就導致了高通收購NUVIA后直接使用Oryon架構,可以“偷偷”少給一部分授權費。一旦高通的處理器真的賣火了,那ARM自然是少賺了一大筆授權費。
目前來說,ARM的收入端主要就是一次性IP授權費用和版稅提成。
前者主要靠的是大客戶的數量,而后者就是利用ARM IP生產的芯片的出貨情況,收取一定比例的提成。
雖然支付授權費的大客戶確實有很多,但奈何收租的收入模式還是過于單一,因此ARM這些年的凈利潤一直很低,甚至在一些財季出現了凈利潤為負數的情況,這可愁壞了股東們。
因此當高通未經ARM授權就使用NUVIA的定制芯片架構時,雙方的關系就開始出現破裂。畢竟ARM也不只靠高通這一家客戶。
錯失AI,ARM急了?
從前面可以看出來,ARM與高通的矛盾主要源于IP的授權費。
但從當時來看,高通自己做PC處理器也是一種“賭博”,沒人能猜到AI會以驚人的速度席卷各行各業。
所以這就牽扯到另一個問題——高通開始有意降低對ARM的依賴。
為了提高創收,ARM在2022年推出了一項規定,計劃從2025年起,ARM CPU必須搭載ARM的GPU、NPU和ISP。
說白了就是“捆綁式銷售”,讓更多下游客戶使用Arm架構設計芯片,這就導致一些使用自研架構的產品將無法搭配公版Arm架構的CPU,這其中當然也包括了NUVIA的自研架構。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ARM在智能手機領域基于處于壟斷的位置,他們也希望提高授權費來增加收入。但奈何高通并不買賬,同時一直尋找替代方案。
也正是因為這次糾紛,讓ARM其他客戶開始警覺,陸續尋找替代品。
就在2023年上半年,高通聯合三星、英特爾等13家企業發起成立了RISE,希望借助RISC-V的軟件生態,進一步減少對ARM的依賴。
由此可見,近些年ARM的壟斷地位以及高高在上的議價權都在不斷削弱,這對于ARM來說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隨著2025年的期限逐漸來臨,ARM依然找不到提高業績的有效辦法。
一旦大客戶們真的集體拋棄Arm架構,那么對于公司在芯片產業鏈上的地位將是毀滅性的打擊。
另一方面,高通在AIPC的影響下,已經逐步構建自己的PC生態,第二代高通Oryon CPU在能效比方面已經與英特爾最新的酷睿Ultra 7系列旗鼓相當,甚至在性能超越的同時,功耗得到了進一步降低。
正是在這場發布會上,高通的朋友圈們集體出席站臺,這一波排面著實是贏麻了。
而ARM這邊同樣,自己也想做PC處理器,但奈何一山難容二虎,只能不惜犧牲所有的高通芯片筆記本。
結語
針對ARM最新消息,高通發言人已就此事做出回應稱:
“這是Arm的一貫做法——更多毫無根據的威脅,旨在強行壓迫長期合作伙伴,干擾我們性能領先的CPU產品,并無視雙方架構許可協議已經涵蓋的廣泛權利來提高許可費率。在12月即將到來的法庭審理之前,Arm采取這種出于絕望的伎倆,似乎是試圖干擾法律程序,其終止許可協議的訴求毫無依據。我們有信心,高通與Arm協議中涵蓋的權利將得到法院的確認。Arm的反競爭行為將不會被容忍。”
換個角度來看,這樣的操作也會極大影響其他客戶的好感,這對于ARM未來的業績也會產生明顯的影響。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